2019年7月30日星期二

Level 7:本益比(PRICE EARNING)


表面上看的PE是根据“过往一年”业绩所得出来的,

股价除于/四个季度的NET PROFIT得出来的“倍数”

举例公司A:股价RM1/一年每股收益:RM0.20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:RM1/RM0.20=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5倍本益比

举例公司B:股价RM1/一年每股收益:RM0.10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:RM1/RM0.10=               10倍本益比

举例公司C:股价RM3.56/一年每股收益:RM0.146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:RM3.56/RM0.146=     24.4倍本益比

公司A是一家航空公司。
公司B是一家木材公司。
公司C是一家科技公司。

5倍本益比的公司A非常吸引,有可能被低估!
10倍本益比的公司B或许有机会更上一层楼!
24.4倍本益比的公司C估值过高,上升/下跌空间大!

公司A过去一年卖了一半飞机资产。
导致有一笔“一次性收益”(ONE OFF GAIN)进入帐目。
如果抽出这笔一次性赚益,公司原本的PE是15倍。
而且再加上卖了资产之后需要付更多的租凭费用。
往后的业绩成本走高,侵蚀了更多净利。
短时间业绩净利难以成长。

公司B过去一年净利非常好,估值10倍看似不错,
可是,过去一年好接下来一年未必好。
木材刨花板行业竞争大,竞争恶劣导致削价战。
赚幅已经很低了,倘若再加上外汇走低。
原油及原料价格走高情况的话,
此行业领域极有可能面临“亏损”

公司C当前估值偏高,本益比24.4倍。
但是,过去5年不管营业额或净利都达到双位数成长。
且公司本身行业的赚幅非常高,债务和现金比例都非常好。


如果单单看PE表面的话,
有点难寻找有潜力大涨的公司。
因为高成长的公司PE一般都不低。

PE低“不一定”被低估。

PE高“不一定”就不好。

鱼与熊掌不可兼得,
多少风险=多少回酬,
如何拿捏取舍就看你个人本身。

财务报表方面:

上面提到了“一次性收益”(ONE OFF GAIN)

接下来是另一个盲点:NEGATIVE GOODWILL(买便宜了)

举例某个资产价值100M,
可是公司用了30M收购。
这时候就“买便宜了”70M,
70M也会出现在之后的业绩里。
(没有增加金钱,纯粹买便宜了70M)